中国能源新闻网 记者余璇 2021年,中国储能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电力储能装机同比增长220%,新增投运规模达10.14GW,其中电化学储能投运规模达到1.87GW/3.49GWh。源侧新能源配置储能以及独立储能成为新增装机的主要动能。
步入“十四五”,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国网湖北电力”)锚定“华中区域、公司方阵”目标,在新的赶考路上,加快推动构建电力系统。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,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;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,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。
截至目前,除国电电力之外,五大发电集团中华能、大唐发电、华电、中国电力均已相继正式发布2021年业绩公告(下称“公告”)。结合之前国电电力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亏公告,2021年五大发电企业均因燃煤成本大幅上升而陷入亏损,“在保持常规能源发电基础上,积转型布局新能源发电”已成发电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...
日前,结合新国发2号文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“十四五”电网发展规划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正式出台,将重点围绕支撑绿色低碳的清洁发电,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输电、灵活可靠的智能配电、开放互动的智能用电,推动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,全面提升电网数字化水平等九大领...
近日,国家能源局、科学技术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在安全的前提下积发展核电。
4月15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积扩大有效投资有关情况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,农经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李明传,基础司副司长郑剑,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,高技术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孙伟,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出席,介绍投资工作有关情况,并回答媒体提问。
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加快构建,仅考虑利用电源侧、电网侧的调节资源已难以满足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需求,亟需释放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,“源荷互动”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特征。当前我国需求侧资源利用方兴未艾,利用形式逐渐从单一的有序用电、能效管理演变为功能多样、主动参与、市场驱动的需求响应资源。...
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我国电力系统将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转型。储能作为灵活调节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承担重任。然而,目前除抽水蓄能外,储能技术仍处于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初期,相关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,存在成本疏导不畅、有效利用率不高、社会主动投资意愿较低等问题,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“双...
2021年,面对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旺盛、用电峰谷差持续扩大、区域性时段性电力供需偏紧等挑战,我国持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,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
作为一名政协委员,就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。在政协这个大平台上,与来自社会百业的委员们交流,让我受益匪浅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保持学习心态,认真履职尽职,积建言献策,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记者支彤报道 4月10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,要求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,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,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。
截至3月24日,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在国网乐清供电公司协同下,圆满完成泛乐清湾港多元融合分布式储能项目政府备案工作,为该项目后续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。同时,这一项目也是该公司配合乐清市贯彻落实《温州市制造业千企节能改造行动方案(2021~2023)》、加快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落地的一大重要举措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个5年,也是党中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目标决策后的个5年,能源发展形势环境面临变化。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作为“十四五”能源、能源科技规划工作组牵头单位,全过程参与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工作。恰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建院70周年...
12月16日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(简称“中电联”)电力市场分会成立大会暨电力市场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。会议表示,中电联电力市场分会将以“立足行业、服务企业、联系政府、沟通社会”的服务宗旨,搭建行业交流协作平台,聚焦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,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落地见效。